振动值的测量点数量和位置选择直接影响诊断的准确性和平衡效果。以下是通用的测量规范和建议:
常规测量点数量
通常需至少测量 2个点(驱动端DE和非驱动端NDE),但根据设备结构和精度要求可能扩展至 4个点或更多:
基础配置(2点):
DE(Drive End):驱动端轴承座(靠近电机/皮带轮侧)。
NDE(Non-Drive End):非驱动端轴承座(砂轮自由端)。注:这是*常见的配置,可初步判断整体振动和不平衡相位。
扩展配置(4点): 每个轴承座在 水平(H)和垂直(V)方向 各装1个传感器(共4点:DE-H、DE-V、NDE-H、NDE-V)。
注:水平/垂直数据可识别轴弯曲、不对中或轴承问题。
高精度要求(6点+): 增加 轴向(A) 测量(如DE-H、DE-V、DE-A,NDE同理),用于检测推力轴承故障或轴向窜动。
典型应用场景
外圆磨砂轮动平衡
*少2点:DE和NDE的径向振动(垂直方向为主)。
推荐4点:DE-H/V + NDE-H/V,可区分砂轮失衡(表现为1倍频振动)和轴承问题(高频成分)。
悬臂砂轮(如工具磨床):需额外关注自由端(NDE)振动,可能需增加测点。
精密主轴或高速磨床
6点:DE/NDE的H/V/A三向,**监控主轴动态特性。
相位标记:需安装光电传感器获取转速和相位参考信号。
注意事项
一致性:每次测量时传感器位置/方向需固定,否则数据不可比。
环境干扰:排除外部振动(如附近设备、地基振动)的影响。
动态范围:传感器量程需覆盖预期振动值(如磨床砂轮通常需0.1–100 µm范围)。